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专业 > 中医疗法 > 刺血疗法
编号:53184
胃下垂
http://www.100md.com 华人网.国医堂
     胃下垂是由于胃支持韧带的松驰或胃壁的驰缓,以致在站立时,胃下缘达盆腔,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到骼嵴连线以下的病证。中医无此病名,根据临床表现,多属中医的“胃脘痛”、“腹胀”范畴。

    【病因】多因脾胃虚弱,清阳不升,中气下陷所致。

    【症状】胃下垂,一般轻证多无自觉证状,重则腹胀,食后加重,易饱胀,平卧减轻,有恶心、嗳气、不规则胃痛。偶有便秘或腹泻。常伴有眩晕、心悸、乏力等证。在劳动时,腹内有如抽掣牵引作痛之感。

    【疗法】

    取穴方一:分2组。一为大椎、肝俞、气海;二为筋缩、胃俞、中脘。

    方法:用刺血加拔罐法。每取1组穴,交替使用。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上点刺,或用梅花针叩刺,以微出血为度。然后拔罐,留罐15-20分钟。每日1次,中病即止。

    主治:胃下垂。

    效果:屡用效佳。

    附记:高渌纹经验。

    取穴方二:分2组。一为中脘、胃上穴(脐上2寸,旁开4寸);二为足三里、气海、胃俞。

    方法:1组穴用散刺拔罐法,用梅花针在所选穴位散刺叩打至微出血,然后拔罐15-20分钟;2组穴用毫针刺入,用补法,针后,加艾炷灸3-5壮。隔日1次,5次为1疗程。

    主治:胃下垂。

    效果:多年使用,效果甚佳。

    取穴方三:胃俞、脾俞、中脘。

    方法:用散刺拔罐法。用梅花针在所选穴位散刺叩打至微出血,然后拔罐10-15分钟。起罐后,再用艾条各悬灸5分钟。隔日1次,5次为1疗程。

    主治:胃下垂及虚寒性胃痛。

    效果:屡用效佳,一般3-5疗程即可见效或痊愈。

    附记:临床中,若配合敷脐法,效果尤佳。方用柴胡、陈皮各10克,黄芪、粉葛根各24克,党参15克,白术、白芍、茯苓各12克,怀山药30克,枳实、升麻、灸甘草各6克。共研细末。每取药末10-15克,用白酒适量调和成膏状,外敷肚脐上,外以纱布覆盖,胶布固定。每天换药1次。, 百拇医药


    参见: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消化内科 > 胃疾病 > 胃下垂